2025年第一季度美股業績期本週拉開帷幕,美國大型銀行股將於4月11日起陸續發佈業績。對投資者而言,本次的關注點遠不止第一季度的數據是否超預期,更重要的是業績指引,因此,財報和業績會中管理層對2025年剩餘時間的展望將尤為受到關注。
截至 4 月 9 日,標普 500 指數自 2 月 19 日高點下跌約19%,該指數的預期市盈率(Forward PE)為 18 倍,略低於10 年平均值 18.6 倍的。
第一季度業績尚未完全反映新關稅的影響,但分析師已開始下調預期,儘管如此,預計標普 500 指數仍將連續第七個季度實現盈利同比增長,據FactSet的一致預期,第一季度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盈利同比增長或為 7%,對比年初這一數值為 11.7%。
預計標普 11 個板塊中,有 7 個將實現同比增長,其中醫療保健、信息技術和公用事業領銜。另一方面,預計有 4 個板塊的盈利將同比下降,其中能源、材料和必需消費品降幅最多。
(來源:FactSet)
收入方面,分析師也下調了第一季度的預期,預計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長 4.2%,而年初預期收入增長為 5.1%。如符合預期,將是該指數連續第 18 個季度實現收入增長。預計 10 個板塊的收入將同比增長,其中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行業領跑,工業是唯一一個收入預計將同比下降的板塊。
2025 年全年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盈利增長率預計為同比增長 11.3%,但隨着關稅相關風險的上升,這一預測有效性還有待觀察。
自 2025 年 2 月銀行股股價觸頂以來,大型銀行股已下跌約 25%,金融銀行股一向是經濟敏感型,關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籠罩該板塊,可能導致貸款增長放緩、曲線趨平、資本市場疲軟以及信貸質量惡化。富國銀行分析師邁克·梅奧表示,未來數月關稅的最大影響「將是隨着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上升,貸款損失準備金將增加」。銀行可能會撥出數十億美元,以彌補未來幾個季度潛在的貸款違約。